激光雷達測繪技術革新-速探科技如何重新定義高精度3D建模

1、從傳統測量到激光雷達的革命

探討測繪技術的演進,從全站儀、GPS到激光雷達(LiDAR)的轉變,強調速探科技在行業中的技術突破。舉例臺灣地質調查所如何採用其Pandar系列雷達完成山區地形建模,效率提升60%。

HESAI-pandar128
hesai-pandar128

一、速探科技激光雷達的測繪核心優勢

  1. 超高點雲密度‌:以XT系列為例,每秒生成超過300萬點雲,解析度達0.05°,適用於古蹟修復等高精度需求場景。
  2. 動態環境適應性‌:Helios系列的多回波技術,可穿透植被直接獲取地面數據,對比臺灣林業試驗所應用案例。
  3. 同步定位與建圖(SLAM)‌:內置IMU與GNSS模組,實現在無GPS環境(如隧道、礦井)中的精準建圖,參考高雄捷運地下管線測繪專案。

二、測繪建圖的技術流程解析

  1. 數據採集階段‌:
    • 機載、車載與手持方案的選擇(以Q系列雷達為例,重量僅1.2kg,適合無人機搭載)。
    • 參數設定實務:掃描角度、重疊率對後期建模的影響。
  2. 點雲處理與融合‌:
    • 速探SDK的降噪與分類演算法,示範如何區分建築物與植被點雲。
    •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:結合RGB相機與熱成像儀的跨平台整合案例。

三、產業應用案例分析

  1. 都市更新與BIM建模‌:臺北信義區都更案中,XT32雷達如何實現建築立面毫米級誤差建模。
  2. 自然災害防治‌:以花蓮地震後的山坡地滑動監測為例,分析雷達數據如何預測土石流風險。
  3. 文化資產保存‌:台南赤崁樓3D數位化專案,透過雷達點雲重建隱藏結構損傷。

速探科技透過AI驅動的點雲自動分類技術,正推動測繪行業從「數據採集」邁向「智能分析」的新階段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